为深入贯彻落实《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》(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9号)和《教育部关于公布〈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〉的通知》(教办函〔2014〕23号)等国家法规文件要求,进一步提高学校政务公开和教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、制度化水平,增强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实效性,根据海南省教育厅有关工作部署及指导意见,现将我校2024-2025学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执行情况报告如下。(本报告所列数据统计期限为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。)
一、信息公开情况概述
2024-2025学年,按照《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》的要求,学校不断拓展信息公开的广度、深度与精度,切实落实信息公开主体责任,持续提升信息公开工作水平,推动信息公开工作取得实效。
本学年,学校进一步健全信息服务网络,聚焦重大决策部署及师生员工普遍关心的热点、重点和焦点问题,主动推进信息公开。通过规范、及时地发布信息,学校充分发挥信息公开在服务师生员工、回应社会关切方面的积极作用,有效提升了学校治理的透明度。相关举措不仅助力构建规范、公正、透明、廉洁高效的校务运行体系,也切实保障了广大师生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表达权,进一步凝聚了发展共识,增强了办学合力,显著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与认可度。
(一)完善信息体制机制,提升信息公开效能
学校紧紧围绕中心工作,建立健全信息公开体制机制。通过设立定期工作会议制度和工作报告机制,动态跟踪信息公开进展,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确保各项任务有序落实,形成校内各部门协同联动、高效配合的工作格局。同时,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公开过程中的安全管理,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审批流程,对信息采集、审核、发布等环节实行全程记录和可追溯管理,最大限度防范信息泄露风险,保障信息公开工作安全、规范、有序开展。
(二)加大公开力度,拓展参与渠道
为持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学校进一步优化和拓宽师生参与及社会沟通渠道。一方面,校领导班子积极搭建互动交流机制,通过“学科带头人—校领导见面会”“职能部门负责人—校领导碰头会”等常态化沟通形式,并结合线上线下反馈信箱,广泛征集师生对信息公开及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,主动排查并精准整改信息公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。另一方面,学校持续加强门户网站等核心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与运维,完善信息发布、查询与互动功能,进一步畅通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渠道,切实提升学校治理的开放性与透明度。
二、学校主动公开信息情况
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,学校共主动公开信息476条。其中,通过学校官网发布新闻动态75条,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401条,内容涵盖学校组织概况、教学管理、招生宣传及招生简章、校企合作、基建与后勤、校园安全以及媒体报道等方面,相关信息累计网络浏览量达39.8万次。
本学年,学校主要公布了以下内容:
(一)学校基本信息
学校通过信息公开平台明确办学性质,阐述办学理念与发展愿景,介绍基本情况与办学规模,并同步公开组织架构、规章制度、校级领导班子组成、学科建设进展、师资队伍情况以及在校生规模等信息。
(二)招生工作信息
招生办公室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,所有拟公开信息经拟稿并由主管领导审批后进行多渠道发布,确保信息采集准确、程序规范、发布及时,系统梳理并公开了2025年招生政策、招生章程、招生计划及录取结果,同时设置咨询与申诉渠道,确保招生工作的各个环节依法依规、公开透明。
(三)收费及财务管理信息
学校通过官网主动公示学费、住宿费等教育收费项目、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,接受社会、学生及家长的监督。同时,财务部门充分利用校内门户平台(如企业微信)发布各类财务管理制度,及时解答有关财务报销、学杂费收取等问题,确保收费行为公开透明、程序规范。
(四)人力资源管理
在人员招聘信息公开方面,学校人事部门通过校园官网及微信公众号“职位招聘”专栏,及时、准确地发布科研、教学及行政岗位的招聘信息,内容包括岗位职责、任职条件、薪资福利及应聘方式等,方便应聘者及时了解岗位信息并参与招聘。
(五)教学管理与学生服务
在教学管理信息公开层面,学校围绕教学核心工作主动公开重点内容,包括年度教学质量报告、校内外学术研讨会/教学研讨会的举办主题、参与人员及成果总结、教师参与2025年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具体情况,以及校企合作的合作单位、合作领域、实践教学成果等核心信息。
在学生服务信息公开层面,学校聚焦学生关切精准公开内容:一是学生奖助学金,详细公示申请条件、评审流程、评审结果及最终获奖名单,确保公平透明;二是校园生活服务,明确公开餐饮服务标准、住宿管理规范等生活保障内容;三是学生成长发展,及时公开学生社团的注册信息、年度活动计划与开展总结,以及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竞赛的参赛情况、获奖奖项及成果展示,为学生校园生活与成长提供清晰指引。
(六)对外交流与合作
学校持续升级中英文官方网站功能,为校内师生、海内外人士、关注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及国际友人,打造集“动态了解、资源获取、参与共建”于一体的官方平台,既便于各方及时掌握学校办学进展,也为社会力量支持学校建设提供便捷渠道。目前已建立海南比科大和德国比科大春校、夏校学生互访工作机制。
三、信息公开形式
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平台建设,以学校官方网站(https://www.hainan-biuh.edu.cn)和微信公众号平台(“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BiUH”和“海南比科大招生”)作为信息公开主阵地,同时积极运用微博、小红书等新媒体渠道,多层次、全方位地发布各类信息。上述举措有效拓宽了信息公开渠道,提升了政策文件、通知公告及新闻动态的传播效率,实现了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多元化展示和常态化发布,确保师生员工、家长及社会公众能够便捷、及时地获取所需信息。
四、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
2024-2025学年,学校未收到要求公开信息的申请,不存在应该公开而不公开的问题,相关工作均按规定执行。
五、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、复议、诉讼的情况
本学年,学校不断完善信息公开机制、优化信息公开内容、提升信息公开质量,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信息公开透明,学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总体满意。学校无因信息公开受到举报、复议和诉讼的情况。
六、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成效、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
(一)主要工作成效
本学年,学校将信息公开工作列为重点任务,相关体制机制建设日趋完善,初步构建了学校与社会各界高效沟通、良性互动的工作体系。
在具体推进过程中,一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。信息公开工作涵盖宣传、人事、财务、招生、网络、资产管理及校园运营等多个领域。在学校统一部署下,各责任部门严格依照相关制度要求,结合实际工作,及时、准确地发布各类信息,切实保障公开内容的时效性和真实性。二是创新信息公开形式。在充分发挥传统公开渠道作用的基础上,学校积极拓展微信公众号、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功能,尤其在开学典礼等重点工作部署和重大活动宣传中,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,有效扩大信息覆盖面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与师生反馈。
同时,学校也清醒地认识到,当前信息公开工作距离“高水平、规范化”的建设目标以及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。下一阶段,学校将以问题为导向,持续优化信息公开机制,着力提升信息公开工作的科学性、规范性和实效性。
(二)存在的主要问题
- 部门执行与平台建设存在短板
部分职能部门对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,主动公开的意识和执行自觉性有待提高。部分信息公开平台的栏目设置不够完善,核心内容覆盖不全、细节不够充分,且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的现象,影响了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和实用性。此外,部门间信息公开的执行力与统筹协调能力仍需进一步强化,信息公开平台的专业化、系统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。
- 信息化应用与基础保障不够健全
依托信息化手段推进信息公开的机制尚不成熟,技术支撑与配套流程仍需优化。当前,信息公开渠道较为分散,传统公开方式(如公告栏、纸质文件)与新媒体平台(如微信公众号、短视频)以及新技术手段(如信息查询系统)的融合度不高,尚未形成多渠道、联动化的信息公开格局。此外,信息公开的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细化,专业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、技术素养及部门间协作机制仍需持续加强,以为信息公开工作提供更加稳固的基础保障。
(三)下一步工作改进措施
- 强化思想认识,压实工作责任
持续深化各部门对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,切实增强政治意识与责任意识。明确各部门负责人为信息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,做到职责清晰、任务到人、责任到岗。定期组织信息公开相关制度与政策文件的专题学习和研讨,推动工作人员从学校治理全局出发谋划与落实信息公开工作。通过文件传达、专题会议、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,常态化开展制度宣贯与能力提升活动,进一步强化主动公开意识,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与执行能力。
- 创新信息公开方式,扩大公开范围
积极探索信息公开的新路径和新形式,持续拓宽公开渠道,严格落实“应公开、尽公开”的工作要求。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,依托微信公众号、短视频平台等多元载体,丰富信息公开内容的维度与表现形式,提升信息传播的覆盖面与影响力。强化与师生员工及社会公众的互动交流,畅通意见反馈与监督渠道,主动回应社会关切,推动信息公开与学校治理水平、公共服务能力的协同提升。
- 加快信息公开平台建设,提升公开质效
借鉴兄弟院校在信息公开门户建设与管理中的先进经验,结合学校实际,持续完善信息公开平台体系。通过线上问卷、师生座谈会等方式,定期征求师生对信息公开内容与形式的意见建议,及时优化栏目设置与信息展示。进一步规范信息发布与审核流程,健全管理制度,加大人力、物力投入力度,完善信息公开平台的技术支撑与内容保障机制,推动信息公开工作向制度化、规范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
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
2025年10月30日
